提交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党群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十一)丨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思考

发布于:2023-12-28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十一)丨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思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七个着力点”,其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际传播是外宣工作的核心,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展示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国际传播不断走向世界,有效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走出去”只是国际传播的基础,它侧重于传播力的提升,涉及传播的广度和力度。而“走进去”则是国际传播的核心,它侧重于影响力的提升,涉及影响的深度和效度。在我国已经日益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当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该着重放在“走进去”,即要通过国际传播真正让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凝聚全球话语共识、引导国际舆论发展生态、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等的核心力量。

 

加强中国话语建构,走进国际话语格局中心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加强国际能力建设的中心任务。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具有建构性功能。米歇尔·福柯曾指出:“话语传递着、生产着权力;它强化了权力。”话语是权力的载体和呈现,深刻影响着权力的发展。当前国际话语格局是“西强我弱”,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加强中国话语建构,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其一,要加快国际话语生产,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要围绕世界减贫问题、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维稳问题、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等加快国际话语生产,不断生产出具备中国特色的代表性话语,如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不断构建具有中国标识性的话语体系。其二,要转换国际话语叙事方式,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要融通中外话语文化,融贯中外对人、事、物的话语阐释和宣介习惯,以世界人民普遍接受的话语叙事方式进行国际传播。特别要加强数字化叙事,以图、文、音、影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进行话语叙事,让世界人民更好、更便捷、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其三,要依托国际话语平台,解决好“哪里讲”的问题。要依托首脑外交活动、领导人会晤机制、各类国际会议、人文交流活动、国际体育竞赛等国际平台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精神、表达中国诉求、宣介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方案,使中国话语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提升中国话语的创造力、传播力、公信力、感召力、影响力。其四,要加强国际话语人才培育,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人才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制定国际话语人才培养战略,完善国际话语人才培养体系,畅通国际人才培养渠道,造就一大批融通中外历史文化、掌握国际传播技术、精通媒介信息运营的专门人才,不断把人才优势转换成国际传播优势,推动我国走进国际话语格局中心。

 


       

       

加强中国媒体建设,走进国际舆论格局中心

 

造就强有力的外宣旗舰媒体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支撑。外宣旗舰媒体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喉舌。当前,西方主流媒体主导国际舆论走向,导致存在太多我国被误解、被污蔑、被抹黑的错误言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际舆论格局是西强我弱,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这个问题要下大气力加以解决。”因此,要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只有走进国际舆论格局中心,才能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其一,要加强外宣旗舰媒体的导向性,加强国际舆论引导力。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形成信息采集、转换、生产、传播、互动、反馈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媒体传播链条,顺应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视频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强有力地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把国际舆论引导到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方向上来,不断提升引导国际舆论走向的能力。其二,要加强外宣旗舰媒体的斗争性,加强国际舆论批判力。批判是思想的搏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斗争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那些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要及时予以揭露和驳斥。”外宣旗舰媒体是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重要武器,必须巩固外宣旗舰媒体的政治立场,提升外宣旗舰媒体的斗争精神和斗争艺术,通过外宣旗舰媒体有力驳斥西方敌对势力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霸权论”等错误论调,有力批判国际舆论对我国的恶意污蔑、唱衰、围堵。其三,要加强外宣旗舰媒体的权威性,加强国际舆论号召力。权威性是提升外宣旗舰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一个丧失权威性的媒体,是难以产生国际舆论号召力的。外宣旗舰媒体要以过硬的专业性为基础,坚持宣传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增强在国际舆论领域的可信度和认同度,围绕重大国际事件和国际热点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媒体阐释与宣介,及时有效地回应国际舆论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发展走向,不断加强国际舆论号召力,推动我国走进国际舆论格局中心。

 


       

       

加强文化认同,走进国际文化格局中心

 

加强文化认同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文化具有建构性,能凭借自身的独特魅力产生广泛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把文化的力量转化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现实力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文化格局仍然是西方国家在主导,这种世界文化格局导致世界文化发展具有排他性,压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遭到西方国家的遏制和压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要加强文化认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进世界文化格局中心,打破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文化格局。其一,加强创造转换,提升文化转化力。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要提升中国文化的创造转换能力,找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把中国传统天下为公和天下大同的社会理念、民为邦本和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天人合一和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讲信修睦和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文化理念融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以世界人民普遍接受的文化习惯来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人民全面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支持中国。其二,加强情感共振,提升文化感召力。在国际传播中,要以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为主线,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遵循差异化和分众化的原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具有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使其成为温润人心、启迪心智、滋养心灵的文化食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世界人民的内心深处,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召力。其三,加强文艺输出,提升文化影响力。文艺输出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式,是传播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审美情操的重要文化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加快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艺术和影视等文艺作品,努力创造更多既反映中国价值观念、精神文明、道德品质,又具有思想性、创造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国际文艺作品,以此不断提升文化认同,推进中华文化走进世界文化格局中心。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重要历史机遇,是事关我国对外发展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在“走出去”的基础上,着力加大“走进去”力度,通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我国走进国际话语格局中心、国际舆论生态中心、国际文化格局中心。

 

 

 

关于我们
Baidu
sogou